原標題: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五大細節,園丁必備
景觀工程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涉及技術和藝術要素。它是一個集植物、建筑、水景、照明等為一體的系統工程。它不僅要滿足功能的需要,更要表現出優美的景觀藝術效果,體現出布局美、形式美、意境美。眾所周知,建筑是實踐設計意圖的開始。然而,由于地形、地貌、巖石、植被(植物)等材料的多樣性,它們并不像建筑物中的磚瓦一樣均勻。假山和植物的大小和形狀不同。它們在設計中很難詳細表達,必須由施工人員創造性地完成。因此,園林建設不同于建筑施工。只有完整的圖紙、嚴謹的態度和嫻熟的技術,不能很好地表達設計意圖,也不能很好地表達設計方案所蘊含的內在意境。對于園林施工人員,尤其是項目經理來說,他們還必須具備景觀藝術的欣賞能力,如地形、巖石、植物形態等景觀工程要素的構成,在體現過程中,應進行靈活的藝術處理,充分展現原創內部藝術的獨特風格。判斷作品是否精美,方法就是判斷作品是否精美。因此,關注景觀工程各個環節的細節是一項工作成敗的關鍵。
景觀工程包括土石方工程、山地建設工程、水管理工程和種植工程。土方工程是園林工程中的基礎工程。不同的地貌和地貌具有不同的景觀效果。因此,地形是人文景觀的藝術概括。施工圖中一般有相應的地形高程圖,作為地形地貌施工的依據。但是,圖紙的高程曲線一旦通過施工放樣,就不可避免地變形。同時,等高線是間隔出現的,太過人工,難以自然。機械化大型土石方開挖邊坡后,人工微地形處理十分重要。此時,土質邊坡的高程建模必須考慮土體的自然沉降系數。如果坡頂和坡腳過于自然,必須根據坡頂高程保證坡腳足夠長,以免太陡。成品土坡形應飽滿自然,是一流的產品。如果地形輻射不夠,往往形成梯田式、墳丘式地形,藝術品質差且排水不暢,這是大忌。同時要注意邊坡與周圍環境的聯系,特別是硬路面與道路邊石的過渡。在以往許多已完工的工程中,土質邊坡比硬質材料低10厘米以上,導致地形突然變平甚至下沉,從而破壞了整體景觀效果。筆者分析產生這種缺陷的原因是施工過程沒有充分考慮,加上硬路面一旦完工,竣工后沒有保留地形,就會暴露出高差,造成無法彌補的缺陷。
石頭園林一直是石頭園林創作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向大自然學習,我們可以向山野中天然散落的巖石學習,也可以成堆聚集,也可以分散成一片或幾片??瓷先ズ軄y,其實很規律。為了方便施工,一些施工企業往往在圖紙所示位置放置一組或一堆石頭,而不考慮自然界中不同石頭的存在方式,這是硬的、人為的。雖然按圖紙施工,但沒有生命力,影響景觀效果。正確的方法是根據自然界中不同的石頭存在的方式,仔細觀察石體的形狀和質地。如果站起來合適,躺下也合適。紋理和背面方向應一致,不應與道路相反。同時,要把它埋到適當的深度,讓它像土生土長的人一樣躺著或站在地上,力求自然,充滿野趣。
無論是傳統園林還是現代園林,植物造景一直是我們追求的主題,植物作為造園的自然元素是永恒的,一件優秀的園林作品離不開成功的植物配置、植物形態、葉色、香氣,季節的變化可以創造出不同的意境和魅力。
為植物提供適宜的生長條件是植物生存的重要保證。但一些施工企業往往認為種苗是一種簡單的操作,由于缺乏正確的認識,苗木死亡率高,綠化種植效果差。究其原因,一是南方大部分土壤未經處理就粘乎乎乎的,團聚體結構差,透水性不理想。栽植樹木或土壤水分較高,造成落葉、爛根甚至死亡;二是灌木修剪后大量的殘茬裸露出來,形成類似“禿頂”現象,嚴重影響景觀效果;三是由于種植時不考慮觀賞面和觀賞視線這株植物由于放置不當,未能表現出的樹形和姿態。第四,草坪作為現代園林中廣泛使用的表現形式,其的藝術價值是為園林提供一種生動的背景色。但由于鋪設時缺乏技術措施,往往會失去自身價值,如常見的泛黃、禿點、參差不齊和“霸王”現象。因此,鋪設前應盡量平整草皮,并用人工或機械敲打路面,使草皮根部緊貼地面,以免積水造成干黃斑。對于根、莖發達的草坪,鋪設時應切斷根系,開溝隔離,避免走行莖向路面蔓延。同時,在種植植物時,應盡量模仿植物在自然狀態下的生長。叢生栽植,主從分明,密度一致,避免三株;對單株,應相互呼應,相互期待;對孤立的植物,應選擇色、香、姿,四面宜觀。以上都不能完全體現在圖紙上,這就要求施工人員在種植放線時,要認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品種、規格和態度。
園林植物的特殊性在于植物是有生命的物質,它不同于混凝土、鋼材、木材等其他建筑材料。因此,植物栽植后的養護管理是其生存的關鍵,也是景觀工程成敗的關鍵。水、肥、病、蟲、伐是綠化養護的基本要素。然而,對于新樹來說,水分平衡是保證生存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必須抓住植樹后的幾個重要時期進行供水。首先,栽植后的生根水必須在栽植后24小時內進行,并應充分澆水。同時,應根據天氣情況和樹木蒸發情況,及時補充水分。但棕櫚科、木蘭科等多肉性根系樹種應避免過度澆水,否則易造成根系腐爛和死亡。如遇雨季,應及時采取各種排水措施,防止積水。同時,在炎熱季節,要及時噴灑枝葉,確保樹木成活。因此,保持水平衡已成為園林工程后期維護的重要環節。俗話說,“三分鐘。由此可見,養護對綠化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園林工程中的已完構筑物、建筑件、硬質路面、園路等屬于成品保護范疇??偟膩碚f,結構一旦完工,施工單位就非常重視成品的保護,特別是夏季高溫季節的防曬和寒冷季節的防凍?;炷两Y構的亭、亭、廊整體穩定,只要養護時間達到標準就不會損壞,
但木結構和建筑不是。在現代園林中,室外木制品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木廊、木亭、木休閑平臺、木椅、木棧道等,雖然所用木材在制作前都經過防腐、防裂處理,但變色、開裂現象仍時有發生。木結構產品成本較高,維修成本較高,給施工和施工單位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但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我們發現只要在施工過程中注意一些細節,我們可以事半功倍。首先對工程所需材料進行分類。一旦明確需要木材,應先購買,并找到適當的地方進行干燥和風干。其次,加工好的木制品在安裝前應涂上桐油或清漆,以防進水發霉變色。第三,除木榫連接外,應盡量使用銅釘。打釘前,應先用鉆床將木板鉆穿,不允許用力敲擊使木材開裂。
花崗巖貼面或清水磚貼面結構物的表面泛堿是施工過程中常見的頑疾。這種現象原則上不屬于成品保護范疇,而屬于施工技術范疇。然而,工程竣工后往往會出現泛堿現象,這通常被認為是對成品保護不當。據分析,泛堿現象的發生,一般是由于水滲入混凝土中,導致堿滲出,表層呈白色,這是園林工程的失敗。雖然不影響工程質量,但嚴重影響景觀效果。在施工過程中,經過多次試驗,拼接后的面層涂一層清漆進行保護,基本上可以防止堿的滲出。另外,可以在與土壤接觸的土壤內側做一層防水層,或者在墻壁上做一層略高于地面的防潮層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般來說,園林結構的體積較小,因此上述方法不會增加太多的成本,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